摘要:同日,人人乐还发布了关于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公告。 ...
但2023年起,KK集团业绩开始改善,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10个月,录得经营利润3.76亿元,主要原因为自2022年底以来中国逐步放宽COVID-19疫情控制措施后对业务营运带来利好影响。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20.38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596.96亿元,而2022年同期则为净亏损人民币21.69亿元,主要是由于阿里巴巴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净亏损减少以及经营利润增加所致。若不考虑截至9月份止六个月其他财务业绩所指的股权激励费用拨回人民币69.01亿元,经营利润将同比增长38%,主要是由于收入增长和运营效率的提高所致。
12月22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披露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观点新媒体获悉,截至2023年9月30日,阿里巴巴收入为人民币4589.46亿元,同比增长11%。同比增长反映了盈利能力的提升和资本性支出的减少。我们未把投资公允价值变化而产生的净收益或净亏损计入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851.10亿元(116.65亿美元),同比增长33%。
此外,于报告期内,阿里巴巴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20%至人民币1012.89亿元,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25%至人民币882.16亿元116,481,537股用于清偿债务。按业务划分,娱乐业务(包括迪士尼所有的流媒体和媒体业务)营收99.81亿美元,同比下降7%。
此外,迪士尼将其股息提高了50%至每股45美分,并批准了一项30亿美元的年度股票回购计划。迪士尼还宣布和《堡垒之夜》游戏开发商Epic Games将 合作开发一个全新的游戏和娱乐世界。一个独立的管理团队将负责新实体的运营。同时,迪士尼 今年可能会因削减成本而节省开支高达75亿美元。
得益于削减成本,预计2024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将增长至少20%至4.60美元。体育业务(包括ESPN)营收48.35亿美元,同比增长4%。
该交易尚需满足惯例成交条件,包括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旗下漫威和星球大战的角色内容是首批进入 Epic 超人气游戏《堡垒之夜》的第三方内容,帮助这款游戏奠定了跨媒体元宇宙的领导地位。作者:杨雪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 当地时间2月7日,迪士尼(DIS.US)公布2024财年第一财季业绩报告。此次合作不仅涉及财务层面,双方还将携手打造全新游戏娱乐宇宙,进一步扩展迪士尼广受欢迎的故事和体验。
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1.22美元,同比增长23%。总体运营利润为38.76亿美元,同比增长37%。长期以来,迪士尼一直在影视剪辑和《星球大战:银河边缘》等主题公园项目中使用 Epic 的虚幻引擎。体验业务(包括迪士尼的主题公园、酒店、邮轮和周边产品)营收91.32亿美元,同比增长7%。
目前还没有宣布该服务的定价。三家媒体公司将组建一家合资企业,拥有平等的董事会代表权,并同意以非独家方式授权其体育内容。
流媒体业务将启动类似奈飞那样的密码限制措施。自2012 年以来,近一半的Epic股份由巨头腾讯持有。
不久前,ESPN和福克斯、华纳兄弟探索频道共同表示,将在今年秋季晚些时候推出一项体育流媒体服务,以吸引那些平常不怎么收看电视的年轻观众。Disney+订阅用户数1.496亿,将现金股息提高50%,拟于2024年回购30亿美元股票。尽管 订阅用户数不及预期 ,但包括Hulu和ESPN+在内的整体流媒体亏损从一年前的10.5亿美元 大 幅缩减至2.16亿美元。迪士尼将投资15亿美元收购Epic Games的股权,与这个多年期项目同时进行。迪士尼还计划在2025年将新款ESPN产品推向市场,推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旗舰服务。新游戏宇宙也将使用虚幻引擎打造。
第一财季Disney+订阅用户数为1.496亿,EPSN+订阅用户数2520万,Hulu & Live TV(电视直播)订阅用户数460万,总体Hulu订阅用户数4970万。迪士尼预计,第二财季Disney+核心订阅用户数将增长550万-600万,并继续预测其 流媒体业务将在今年第四财季实现盈利。
迪士尼首席执行官Bob Iger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第一财季的表现整体上非常稳健,主题公园和度假村仍然表现得相当出色。从3月14日开始,现有用户将被限制在家庭内共享,从1月25日开始,新用户将受到限制
收购价格比消息公布前的罗森收盘价溢价约两成,收购总额将达到近5000亿日元 (约合人民币240亿元)。其中在上海(包括上海周边)、重庆、辽宁、北京、湖北、广东等15个省/直辖市拥有近6000家便利店。
如果这一收购计划得以实现,罗森今后将退市,由KDDI和三菱商事两家共同经营。罗森现在广东一带还十分薄弱,也尚未进驻便利店密度极高的山西,河南、山东等多个省市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仍有一定的拓店空间。两家公司共同发布声明称,在零售业数字技术的变化、更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和更激烈的竞争等因素驱动下,双方做出将罗森私有化的决定。作者:杨雪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 近日,三菱表示已与日本电信公司KDDI Corp.达成协议,将便利店连锁店罗森私有化。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罗森中国连续三年成为在华外资便利店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牌。随着电信行业市场饱和,日本各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在金融、零售等领域拓展市场。
2023年7月,罗森公布2023年3月至5月期间业绩报告。截至2022年12月底,共有20693家便利店分别分布在日本、印度尼西亚、美国、泰国、菲律宾和中国。
可以说,本次跨界收购计划反映了日本电信和便利店两个进入饱和阶段的行业,希望通过双赢的方式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其中,罗森中国实现营业利润2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030万元),这是近两年来的首次季度性盈利 ,2022年同期的利润还是负28亿日元。
KDDI目前持有约2.1%的罗森股份,该公司将提出每股10360日元的价格收购罗森50%的股份。过去两年,罗森中国加快推进加盟业务,特别是打破以往只布局一二线城市的惯例,开始向三线以下城市延伸。1月30日,罗森(山东)便利有限公司在济南成立,注册资金4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食品销售、餐饮服务、互联网直播技术服务、日用百货销售、洗烫服务、旅客票务代理等,由罗森(北京)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在此之前,罗森中国曾在2020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先于711和全家,成为首个在中国市场实现全面盈利的日资便利店品牌,但此后因再次受到疫情冲击,未能保持。
KDDI跨界收购罗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通信以外的业务。罗森中国业务一把手三宅示修强调,2025年底实现罗森中国1万家店的目标并未放弃。
罗森在日本国内拥有14000多家门店,数量位居业界第三,KDDI设想通过罗森的实体店网络,来强化自身的金融和保险业务、吸引顾客,今后还考虑进一步拓展远程医疗、无人机配送商品等新业务。另一方面,日本便利店行业也面临着市场饱和、人手不足的瓶颈, 罗森今后将采用KDDI的数字化技术,来提高门店的运营效率、拓展网络销售等新业务。
目前,罗森发展成为了以便利店事业为核心,横跨便利店以及娱乐相关两大事业的大型集团。按照计划,收购最快将在4月实施,预计9月左右完成相关手续。